五十三参──善财五十三参 → 五十三參──善財五十三參

五十三参──善财五十三参 → 五十三參──善財五十三參
﹝出華嚴經﹞ 經云: 善財童子, 初入胎時, 於其宅內, 自然而出七寶樓閣; 其樓閣下, 有七伏藏。 地自開裂, 生七寶牙。 童子處胎十月, 然後誕生。 形體支分端正具足, 一切眾寶自然出現, 一切庫藏悉皆充滿。 以此事故, 父母親屬及善相師, 共呼此兒, 名曰善財。 後因文殊師利菩薩, 至福城東, 住莊嚴幢娑羅林中, 為眾說法。 善財與五百童子, 詣文殊所, 頂禮其足, 白言: 惟願聖者廣為我說, 菩薩應云何學菩薩道, 乃至應云何令普賢行, 速得圓滿。 文殊告言: 善男子, 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 若欲成就一切智智, 應決定求真善知識, 勿生疲懈。 見善知識, 勿生厭足。 於善知識所有教誨, 皆應隨順。 於善知識善巧方便, 勿見過失。 文殊遂令善財往於南方, 先參德雲比丘, 次第展轉, 指示終參普賢菩薩, 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。 善財如是歷一百十城, 參五十三善知識, 是為五十三參也。 (七寶者, 金、 銀、 琉璃、 玻黎、 硨磲、 碼瑙、 赤真珠也。 梵語文殊師利, 華言妙德。 梵語娑羅, 華言堅固。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 華言無上正等正覺。 梵語比丘, 華言乞士。 梵語三昧, 華言正定。 ) 〔一參〕, 善財最初受文殊教, 往勝樂國妙峰山, 參德雲比丘。 至彼求覓, 經于七日, 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。 於是善財往詣頂禮, 白言: 我已先發菩提心, 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, 乃至應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。 時德雲比丘為說憶念一切諸佛境界, 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無邊智慧, 清淨行門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海雲比丘。 (梵語菩提, 華言道。 ) 〔二參〕, 善財承教, 向海門國, 參海雲比丘。 為說諸佛菩薩行光明普眼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深入一切菩薩行海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善住比丘。 〔三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楞伽道邊海岸聚落, 參善住比丘。 見此比丘於虛空中, 來往經行。 為說普速疾供養諸佛、 成就眾生無礙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持大悲戒, 乃至離垢戒等, 如是功德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彌伽大士。 (梵語楞伽, 華言不可往。 ) 〔四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達里鼻荼國, 自在城, 參彌伽大士。 為說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普入一切眾生種種想海等功德, 我今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解脫長者。 (梵語達里鼻荼, 華言消融。 梵語陀羅尼, 華言總持。 ) 〔五參〕, 善財承教, 漸次遊行, 十有二年, 至住林城, 參解脫長者。 為說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得無礙智, 乃至而於己身及諸世界, 不生二想。 如是妙行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海幢比丘。 〔六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閻浮提畔利伽羅國, 參海幢比丘。 為說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入智慧海, 淨法界境等, 而我云何能知其妙行, 辯其功德。 復令參休捨優婆夷。 (梵語閻浮提, 華言勝金洲。 梵語般若, 華言智慧。 梵語波羅蜜, 華言到彼岸。 梵語優婆夷, 華言清淨女。 ) 〔七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海潮處, 普莊嚴國, 參休捨優婆夷。 為說離憂安隱幢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其心如海, 悉能容受一切佛法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毗目瞿沙仙人。 (毗目瞿沙, 梵語具云毗多羅涅瞿沙, 華言最上無恐怖聲。 ) 〔八參〕, 善財承教, 向那羅素國, 參毗目瞿沙仙人。 為說菩薩無勝幢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成就一切殊勝三昧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勝熱婆羅門。 (梵語那羅素, 華言不懶惰。 梵語婆羅門, 華言淨行。 ) 〔九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伊沙那聚落, 參勝熱婆羅門。 見彼勝熱, 修諸苦行, 求一切智; 四面火聚, 猶如大山, 中有刀山, 高峻無極, 登彼山上, 投身入火。 語善財言: 汝今若能上此刀山, 投身火聚, 諸菩薩行, 悉得清淨。 爾時善財即登刀山, 自投火聚。 未至中間, 即得菩薩善住三昧; 纔觸火燄, 又得菩薩寂靜樂神通三昧。 時勝熱婆羅門告善財言: 我唯得此菩薩無盡輪解脫, 如諸菩薩大功德燄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, 復令參慈行童女。 (梵語伊沙那, 華言長直。 ) 〔十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師子奮迅城, 參慈行童女。 為說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其心廣大, 等虛空界, 入於法界, 福德成滿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善見比丘。 〔十一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三眼國, 參善見比丘。 為說菩薩隨順燈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於如來家, 真正受生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自在主童子。 〔十二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名聞國河渚中, 參自在主童子, 為說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能知一切眾生數及能知一切諸法差別等, 而我何能說其功德, 示其所行。 復令參具足優婆夷。 〔十三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海住大城, 參具足優婆夷。 為說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一切功德, 猶如大海, 甚深無盡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明智居士。 〔十四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大興城, 參明智居士。 為說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成就寶手, 遍覆一切十方國土, 以自在力, 普雨一切資生之具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法寶髻長者。 〔十五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師子大城, 參法寶髻長者, 為說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得不思議功德寶藏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普眼長者。 〔十六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藤根國普門城, 參普眼長者。 為說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如大藥王, 若見若聞, 乃至安住平等寂滅之樂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無厭足王。 〔十七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多羅幢城, 參無厭足王, 至彼城已, 問無厭足王所在之處。 諸人答言: 此王今者在於正殿, 坐師子座, 宣布法化, 調御眾生。 可治者治, 可攝者攝, 罰其罪惡, 決其諍訟, 撫其孤弱, 皆令永斷殺盜邪淫。 時善財依眾人語, 尋即往詣。 乃見其王, 將諸罪人, 或斷手足, 乃至或以湯煮, 或以火焚。 善財念言: 我為利益一切眾生, 求菩薩行; 今者此王, 滅諸善法, 作諸惡業。 云何於此而欲求法, 救護眾生?作是念時, 空中有天告言: 善男子!汝莫厭離。 善財即禮其足, 王令入於宮中, 遍觀所住宮殿, 廣大無比, 皆以妙寶之所合成。 王復告言: 我若實作如是惡業, 云何而得如是果報、 如是色身、 如是眷屬、 如是富贍、 如是自在?遂為善財說菩薩如幻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得無生忍, 乃至普入一切平等三昧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大光王。 (無生忍者, 謂一切法本來不生。 於此法中, 而能忍可, 即證也。 ) 〔十八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妙光城, 參大光王, 為說菩薩大慈為首, 隨順世間三昧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慈心普蔭諸眾生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其行, 能說其德。 復令參不動優婆夷。 〔十九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安住國, 參不動優婆夷, 為說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如金翅鳥, 遊行虛空, 無所障礙, 能入一切眾生大海, 見有善根已成熟者, 即便執取, 置菩提岸等法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遍行外道。 〔二十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都薩羅城, 參遍行外道。 為說至一切處菩薩行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身與一切眾生數等, 乃至以無我智, 周遍照耀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鬻香長者。 〔二十一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廣大國, 參鬻(音育, 賣也)香長者, 名優缽羅華。 為說調和一切香法已, 乃云: 如諸菩薩遠離一切諸惡習氣, 不染世欲, 斷煩惱等, 而我何能知其妙行, 說其功德。 復令參婆施羅船師。 (梵語優缽羅, 華言青蓮華。 梵語婆施羅, 華言自在。 ) 〔二十二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樓閣大城, 參婆施羅船師。 為說大悲幢行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善能遊涉生死大海, 乃至能以神通度眾生海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無上勝長者。 〔二十三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可樂城, 參無上勝長者。 為說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具足一切自在神通, 悉能遍往一切佛剎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師子頻申比丘尼。 (剎, 梵語具云剎摩, 華言土田。 ) 〔二十四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輸那國, 迦陵迦林城, 參師子頻申比丘尼。 為說成就一切智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心無分別, 普知諸法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婆須蜜多女。 (梵語輸那, 華言勇猛。 梵語迦陵迦, 華言相鬥戰。 ) 〔二十五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險難國, 寶莊嚴城, 參婆須蜜多女, 為說菩薩離貪際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成就無邊巧方便智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鞞瑟胝羅居士。 (梵語鞞瑟胝羅, 華言纏裹。 ) 〔二十六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善度城, 參鞞瑟胝羅居士, 為說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以一念智普知三世, 一念遍入一切三昧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觀自在菩薩。 (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三世者, 過去、 現在、 未來也。 ) 〔二十七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補怛洛迦山, 參觀自在菩薩。 既至彼山, 處處求覓, 見其西面喦谷之中, 泉流瑩映, 樹林蓊鬱, 香草柔軟, 右旋布地。 時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, 結加趺坐。 無量菩薩, 恭敬圍繞, 為說大悲行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已淨普賢一切願, 已住普賢一切行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正趣菩薩。 (梵語補怛洛迦, 華言海島, 文云小白華。 ) 〔二十八參〕, 善財承教已, 爾時東方有一菩薩, 名曰正趣, 從空中來, 放身光明, 映蔽一切日月星電。 觀自在菩薩遂令善財參禮, 時正趣菩薩, 為說菩薩普疾行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普於十方無所不至, 智慧境界等無差別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大天神。 〔二十九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墯羅缽底城, 參大天神, 為說菩薩雲網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猶如帝釋, 已能摧伏一切煩惱、 阿修羅軍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安住地神。 (梵語墯羅缽底, 華言有門。 梵語釋提桓因, 華言能天主。 言帝釋者, 華梵雙舉也。 梵語阿修羅, 華言無端正。 ) 〔三十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摩竭提國, 菩提場中, 參安住地神。 為說不可壞智慧藏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常隨諸佛, 能持一切諸佛所說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婆珊婆演底主夜神。 (梵語摩竭提, 華言善勝。 梵語婆珊婆演底, 華言春主。 ) 〔三十一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摩竭提國, 迦毗羅城, 參婆珊婆演底主夜神。 為說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成就普賢無邊行願等, 而我何能知其妙行, 說其功德。 復令參普德淨光主夜神。 (梵語迦毗羅, 華言黃色。 ) 〔三十二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摩竭提國, 菩提場內, 參普德淨光主夜神。 為說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具足菩薩所有行願, 了達一切無邊法界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。 〔三十三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菩提場右邊, 參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, 為說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於念念中, 普詣一切諸如來所, 疾能趣入一切智海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普救眾生妙德夜神。 〔三十四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會中, 參普救眾生妙德夜神。 為說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集無邊行, 生種種解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寂靜音海主夜神。 〔三十五參〕, 善財承教, 參寂靜音海主夜神。 為說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深入一切法界海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。 〔三十六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菩提場如來會中, 參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。 為說甚深自在妙音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能知能說一切語言自性, 於念念中自在開悟一切眾生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。 〔三十七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此佛會中, 參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。 為說出生廣大光明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親近供養一切諸佛, 入一切智大願海等。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。 〔三十八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會中, 參大願精進力救護眾生夜神。 為說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超諸世間, 現諸趣身等, 我今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妙德圓滿神。 (諸趣身, 即六道等趣之身也。 ) 〔三十九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嵐毗尼園, 參妙德圓滿神。 為說菩薩於無量劫, 遍一切處, 示現受生自在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能以一念為諸劫藏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釋迦瞿波女。 (梵語嵐毗尼, 華言樂勝圓光。 劫, 梵語具云劫波, 華言分別時節。 梵語釋迦, 華言能仁。 梵語瞿波, 華言女。 ) 〔四十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迦毗羅城, 參釋迦瞿波女。 為說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究竟無量諸方便海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摩耶夫人。 (摩耶, 梵語具云摩訶摩耶, 華言大術。 ) 〔四十一參〕, 善財承教, 一心欲詣摩耶夫人所, 作如是念, 此善知識, 遠離世間, 住無所住, 如是之人, 我今云何而得親近。 時有寶眼神及蓮華法德等神, 住虛空中, 種種讚歎摩耶夫人。 復有羅剎鬼王語善財言: 汝應普禮十方求善知識。 時善財受行其教。 即時現見大寶蓮華從地湧出, 摩耶夫人在於座上, 於一切眾生前, 現淨色身。 遂為善財說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具大悲藏, 教化眾生等, 我今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王女天主光。 (梵語羅剎, 華言速疾鬼。 ) 〔四十二參〕, 善財承教, 遂往天宮, 參王女天主光。 為說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出生死夜, 朗然明徹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遍友童子師。 〔四十三參〕, 善財承教, 從天宮下, 至迦毗羅城, 參遍友童子師。 別無指示, 但言可問善知眾藝童子, 當為汝說。 〔四十四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會中, 參善知眾藝童子, 為說四十二字母法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能於一切世、 出世間善巧之法, 以智通達到於彼岸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賢勝優婆夷。 (四十二字母者, 一阿字、 二多字、 三波字、 四左字、 五那字、 六邏字、 七柁字、 八婆字、 九荼字、 十沙字、 十一嚩字、 十二哆字、 十三也字、 十四瑟吒字、 十五迦字、 十六娑字、 十七麼字、 十八伽字、 十九他字、 二十社字、 二十一鎖字、 二十二馱字、 二十三奢字、 二十四佉字、 二十五叉字、 二十六婆多字、 二十七壤字、 二十八曷嚩多字、 二十九婆字、 三十車字、 三十一娑麼字、 三十二訶婆字、 三十三縒字、 三十四伽字、 三十五吒字、 三十六拏字、 三十七娑頗字、 三十八娑迦字、 三十九也娑字、 四十室左字、 四十一侘字、 四十二陀字也。 ) 〔四十五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摩竭提國, 婆怛那城, 參賢勝優婆夷。 為說無依處道場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一切無著功德行, 而我云何盡能知說。 復令參堅固解脫長者。 〔四十六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沃田城, 參堅固解脫長者, 為說無著念清淨莊嚴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獲無畏大師子吼, 安住廣大福智之聚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妙月長者。 〔四十七參〕, 善財承教, 即於本城參妙月長者, 為說淨智光明解脫門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證得無量解脫法門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無勝軍長者。 〔四十八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出生城, 參無勝軍長者。 為說菩薩無盡相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得無限智, 無礙辯才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最寂靜婆羅門。 〔四十九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城南法聚落, 參最寂靜婆羅門。 為說菩薩誠願語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與誠願語, 行止無違等,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。 〔五十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妙意華門城, 參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, 為說菩薩幻住解脫已。 乃云: 如諸菩薩, 善入無邊諸事幻網, 彼功德行, 我等云何能知能說。 復令參彌勒菩薩。 (梵語彌勒, 華言慈氏。 ) 〔五十一參〕, 善財承教, 至海岸國, 大莊嚴園, 其中有一廣大樓閣, 名毗盧遮那莊嚴藏。 善財於樓閣前, 恭敬頂禮, 讚歎稱揚, 一心願見彌勒菩薩。 時彌勒菩薩從別處來, 為說種種法要。 善財白言: 唯願大聖, 開樓閣門, 令我得入。 彌勒彈指出聲, 其門即開, 命善財入, 見其樓閣, 廣博無量, 同於虛空, 聞不可思議微妙法音, 善財即得無量諸總持門, 住菩薩不可思議自在解脫。 復令參文殊師利菩薩。 (梵語毗盧遮那, 華言遍一切處。 ) 〔五十二參〕, 善財承教, 到普門國, 蘇摩那城, 思惟觀察, 希欲奉覲文殊師利。 是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, 過一百一十由旬, 按善財頂, 為說妙法, 令得成就阿僧祇法門, 具足無量大光明, 乃至令入普賢行道場, 及置善財自所住處。 文殊師利還攝不現。 於是善財渴仰欲見普賢菩薩。 (梵語蘇摩那, 華言悅意。 梵語由旬, 華言限量。 梵語阿僧祇, 華言無數。 ) 〔五十三參〕, 善財於文殊師利所, 得三昧已, 普攝諸根, 一心求見普賢菩薩, 起大精進, 心無退轉。 即見普賢菩薩在如來前眾會之中, 坐寶蓮華師子之座, 身諸毛孔, 出光明雲, 令諸眾生, 生大歡喜。 善財見已, 踊躍無量。 普賢菩薩即伸右手, 摩觸其頂, 為說諸法。 善財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